臺灣央行公布:兩岸確定設貨幣清算機制

臺灣央行公布:兩岸確定設貨幣清算機制  【大紀元2012年12月13日訊】
(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)台灣討論許久的海峽兩岸貨幣清算機制,臺灣中央銀行已於11日公布,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擔任台灣境內清算行;之前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已確立擔任大陸境內新台幣清算行,日後雙方可互相提供自方的貨幣,提供結算及清算服務。
每人每日的人民幣交易額上限,香港以2萬元人民幣為限。臺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表示,台灣應該也會設限但希望上限越高越好。據了解,台灣民眾最快在明年一月中旬以前,就有機會開立人民幣存款帳戶。至於額度方面,包括存款或是匯兌業務細節尚未確定。
人民幣在大陸的存款利率在2.8-4.7%間,彭淮南表示,台灣將來人民幣存款利率可能與大陸境內相差至少2個百點,但是人民幣與台幣在台灣的存款利率不會相差太多。有市場人士表示,台灣目前的存款利率低的情況下,可能有銀行推出較高利率的人民幣存款,吸引資金。
清算機制優缺兼具
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,一般民眾未來可到指定外匯銀行(DBU)辦理人民幣存提款業務。有人樂觀其成,看好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利多,但是淡江大學兩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林蒼祥表示,有利有弊值得注意的是完成貨幣清算機制,讓臺灣不只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大陸,現在連金融都跟中國大陸掛勾。台灣的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,未來將受中國大陸影響。
由於中國大陸實施外匯管制,以致人民幣需透過清算銀行在國際流通、兌換。沒有正常管道,就衍生黑市交換,而黑市的美金兌換人民幣的匯率較高,經濟日報消息,銀行匯率在1美元兌換8.27元人民幣的基礎上,黑市最高能換到9元人民幣,讓台灣早期的台商冒著風險,攜帶大量美金進入大陸後再找黑市兌換。
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在經濟日報撰文,台商在大陸買房,要離開時卻無法把賣房所得帶離大陸。由於台灣居民在大陸買房可不審查資金來源,也不管購房資金是否循合法外匯途徑進入大陸,但沒經過銀行合法程序兌換的人民幣,無法提出當年購房的銀行結匯水單,讓多年後賣房所得也帶不出大陸,讓不少台商損失慘重。
人民幣清算機制建立,現在台灣人到大陸旅遊、投資或置產就可以直接在台灣或大陸銀行提領現金,無須透過香港的銀行將人民幣先兌換成美元,再兌換成臺幣,付出兩次匯兌損失和手續費,增加方便安全性與快速性。
兩岸貨幣清算Q&A  【2012/09/01 經濟日報】
問:什麼是兩岸貨幣清算機制?為什麼要簽?
答:大陸是外匯管制國家,人民幣無法在國際自由流通、兌換。所以,台灣的銀行收到人民幣時,如果放款不出去,手上過多的人民幣就沒有拋售的對象,需要人民幣時,也欠缺「供貨」的機構。
兩岸清算機制簽署後,雙方各自同意一家清算行,為對方提供服務。陸資銀行擔任人民幣清算行,台資銀行擔任新台幣的清算行。所謂的清算銀行是扮演貨幣的拋補角色,當手上的貨幣過多就拋,手上持有的貨幣過少時就補,因為兩岸建立貨幣清算機制,就可以相互拋補。
問:簽署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對民眾有什麼好處?
答:對一般民眾而言,兩岸簽署貨幣清算機制後,指定外匯銀行(DBU)即可開辦人民幣存款等業務,屆時民眾可開立人民幣存款帳戶、存入人民幣。尤其是當國人到大陸旅遊用剩的人民幣現鈔,未必要賣回銀行,或放在銀行保管箱,可直接存到人民幣存款帳戶,賺利息收入。
再者,大陸上將有「新台幣資金清算銀行」,國人到大陸旅遊時,可直接拿新台幣現鈔到大陸兌換成為人民幣現鈔。另從長遠的發展來看,將來國內金融機構可發行人民幣債券及人民幣計價的商品等,或是設計更多人民幣相關的理財商品,讓國人在投資理財上有更多的選擇,使國內金融商品更多元化。
問:兩岸簽署貨幣清算機制簽署對企業好處為何?
答:目前兩岸貿易額每年超過1,000億美元,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可增加兩岸經貿活動可使用的幣別,可提升廠商資金調度的靈活性;長期來看,台灣可望發展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。